大夏書院學生體量大‼️、類別多、分布廣,包含港澳臺學生、國內交流生及留學生,分布在全國所有省市及12個國家🫱🏿。疫情爆發以來,大夏書院全體教師遠程“上崗”🧑🏻🎤,線上線下聯動,開展全覆蓋信息排查、數據報送和情緒疏導🏋🏽。此外♦️,還積極發揮家校協同效應😍、開展線上教育活動、挖掘正面典型事跡🔳、積極回應學生關切等,切實築起防疫“同心橋”,助力抗“疫”攻堅戰🐦⬛。
家校協同,構築堅實溫暖港灣
大夏書院註重發揮家校協同的優勢,紮實開展家校信息互通💆🏼、生活互助、情感互聯,為“宅”家同學提供有力支持🤵🏻♀️。自2020年1月以來,面對2200余名學生,大夏書院14名輔導員通過電話、微信開展一對一“家訪”😣,圍繞學生返鄉情況、身心健康🤾🏼、心態變化等進行個性化交流🩰。比如,2019級翻譯、俄語、德語、法語、西班牙語專業105名學生,散布在我國20多個省份及韓國、俄羅斯🪖。書院輔導員黃天翔一個不落🚵、悉數溝通🧚🏽♀️,真誠熱情的態度讓家長感到意外而溫暖👨🏽🔬。一位學生家長說👨🍼,“輔導員老師的電話讓我們很感動,尤其是在抗擊疫情的時刻,讓我們覺得學校與家長始終是在一起的❤️!”一位留學生的家長誠摯地回復道🏊🏻,“抗擊疫情,我們參與其中📧,幫助采購口罩和各種防護器材🪚,在做力所能及的事!相信會好的🔕!”
黃天翔與家長聯絡短信
黨團在線𓀒,青年學子擔當防疫“主講人”
大夏書院強化黨團組織建設🌮,開展在線組織生活、黨章學習小組活動、主題班團活動等,關註輿情、凝聚學生、引領方向。
大夏書院學生團支部線上主題組織生活會
2月9-10日,大夏書院學生黨支部利用“學習強國APP”平臺🙇🏻,以“疫情下黨員如何做好抗疫‘責任人’”為主題,分組召開三場組織生活會,47名學生黨員及大夏書院教工黨員參加。學生黨員以“思考:內心火熱,頭腦仍保持冷靜”“情感:身在海外⚰️,心系於祖國危難”“行動🛸🧄:力雖微薄👌🏽,疫情當前皆可為”為主旨開展熱烈討論,並以黨支部名義倡議書院全體師生“每一個人擔一份使命,每一個頭腦保持一份理性,每一顆心充滿熱情🙅🏿,做科學的傳播者,做健康的守護者,做家庭的關愛者🦄,做社會的擔當者🧘🏿♂️。堅定信念,萬眾一心➞,主動防疫,迎接勝利!”
大夏書院留校學生組建臨時團支部,組織同學擔任“小太陽”👩🎨,開展安全宣講👨🏼💻、應急服務、情緒疏導工作。臨時團支部考慮到同學外出困難,可能存在物資采購的問題🪛,給同學們貼心送來物資大禮包,包含各類零食、堅果、水果等,送到寢室樓下🏄🏼♂️,讓留校同學們足不出戶🙂,增加寢室儲備🛗,為寢室防控加固防線。同時,臨時團支部充分利用線上資源,通過微信“小打卡”小程序建立“大夏書院寒假留校暖暖聯盟”圈子,邀請留校學生加入,圈子內進行打卡。目前已經進行打卡主題有“武漢,我想對你說……”同學們用樸素真摯的話語,傳達“武漢🧗♀️,加油”🌟、“武漢,必勝”的加油和祝願。
大夏書院學生團支部、黨章學習小組紛紛行動起來👴,結合專業特色,開展線上“微”團課、“微”黨課,學生自覺化身“出卷人”👶🏿,全班同學作為“答卷人”,隔著屏幕抒發觀點🧑🏼💼,展開思想碰撞。同時,學生紛紛製作具有00後特色的圖片、表情包💢、Vlog等,互相守護、互相勉勵,為武漢加油🧑✈️,為祖國加油💄。2018級和2019級政治學類專業團支部關註基層治理,積極探究社會突發公共事件的邏輯,嘗試做出當代青年力所能及的貢獻;2019級歷史學專業團支部圍繞“致病原因”“健康防控”“心理調節”“信息甄別”“社會動員”五大主題,開展“雲科普”“雲討論”,倡導讓“宅”時光具有“學習力”👨🏼🎤!
2019級政治學專業團支部線上團日活動
小處著手,力所能及助力抗疫情
大夏書院學生返鄉後💽,主動做好自我防護、確保身心健康,並向家人積極普及防疫知識👳。同時,不少同學響應號召,擔任誌願者🤸,參與疫情防控的第一線。
2017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王鑄在家鄉重慶南坪🤪,配合所在社區,擔任所在樓棟的樓長,配合物業進行防疫工作,比如張貼防疫宣傳單、清理樓層💡、體溫打卡💴、保障安全等,堅持為居民服務、為抗疫獻力🤹。
2017級法學專業方玉騰身在浙江杭州。為了讓每個自然村的村民及時了解疫情和政府防控的舉措,方玉騰積極承擔所在村的情報員工作,向老人們介紹疫情和各項舉措,也向村民積極宣傳各種防控措施🦗♦︎,並積極辟謠,承擔自己作為預備黨員的一份責任。
2018級哲學專業吳宇昕身在浙江金華👮🏿。他承擔社區誌願服務工作——在觀察人員家門前輪班值守,每天在風中的椅子上坐六個小時🧑🏽🎤,開展過往人員的排查溝通工作📝。
2017級哲學專業張起向學校師生捐贈口罩200只🐃☎,直言“學校人員多,需求大🧛🏻♂️,希望我們共渡難關”。
大夏書院學生黨支部為武漢加油,為中國加油
大夏書院學生盡己所能投身疫情防控,同舟共濟💆🏼、共克時艱,用實際行動展現師大人的擔當!